作「脸」字非,当改之。上冲皮起,出见头足者,是寒甚聚坚于外也。
师曰:疟脉自弦,弦数者多热,弦迟者多寒,弦小紧者下之差,弦迟者可温之,弦紧者可发汗、针灸也,弦浮大者可吐之,弦数者风发也,以饮食消息止之。脉浮大,此为表实之脉,应发其汗,若医误以大为里实,而反下之,此为大逆也。
外宜羌活胜湿汤,内宜茵陈五苓散;喘甚,大陷胸丸。 假令下利而甚,元气暴夺于中,寸口、关上、尺中全不见脉,法当死;其不死者,必是尺中时有一小见之脉也。
中暍本有汗,若发热无汗,身重疼痛者,虽证似伤寒,然见弦细芤迟虚脉,则非伤寒也。何以疼痛有加而汗出不已,岂非湿而挟风乎?
必当攻去宿食,利得止而欲食,故宜大承宿食在上脘,当吐之,宜瓜蒂散。若肠鸣、马刀、侠瘿者,皆为劳得之。
然肝虚则用此法,若肝实则不用此法也。闰以太息故五动,亦为平脉,非呼吸不能定其至数,持脉时必从此始,故曰:呼吸者脉之头也。